·你有多久没有静下来看一本书了?
·这是《骑行家》第一本关于“城市”的特刊,与我们以往的刊物相比有些特殊的是,我们此次讨论的重心从“自行车”更加偏向了“城市”本身,以及自行车在这座城市中所具备的可能性。
·别误会,我们依然是一本专业自行车杂志,所以在这本特刊的开头,我们还是给大家准备了广州值得一逛的自行车店,和在本地较为热门的那些骑行线路。不过在文中的一些线路因为种种原因,现在要么已经不复存在,要么已经禁止自行车通行,非常遗憾。
·还记得我们曾经在网上发起的一个“城市快递征集”活动吗?我们真的在广州送了一天的快递。我们所递送的东西没有那种电影里“限时送到否则地球恐怕要爆炸”的重要物件,大概都是各自生活中看似无关紧要但又关系到一点点小确幸的那种,不过更重要的是递送的过程,几乎每一秒都在与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博弈,这是我们认为的自行车、自我与城市真正融合的一种过程。
·黄熙、冯鑫、钟腾飞,是我们在这期广州特刊中挑选出来的三个名字。让我们先把他们身上多余的标签都忘掉,来看看这三个广州人的生活。
·如果杂志的后半部分全是与“吃”有关的内容,那么会不会显得我们对于广州的解读有些过于粗暴了?除了无穷无尽的好吃的,广州还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节奏和温度,这大概需要你自己亲身去体会了。
·希望翻开这本书的你喜欢我们的工作和这座城市。
广州人,以及在广州生活过的人,他们眼中的广州
“和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一样,你可能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如此思路清晰的入世氛围了。”
“自行车轮下的广州是特殊的。”
“如果有下一次,我们去到你的城市重操旧业,你会让我们送一份怎样的快递,给谁呢?”
在此之前,“我对这位中国内地唯一全职营业中的金属车架builder的所有认知,几乎都来自于几句话的聊天记录和他的社交媒体——一种当代典型的网友关系。”
“‘像我们广东八零这一代,受香港的影响很大,自然而然就喜欢来茶餐厅了,这种茶餐厅特有的卡座多舒服,随便吃点东西,聊聊天,多好。’”
“和自行车有关的采访对象可以罗列一个长长的名单,而当钟腾飞的名字出现的时候,他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那个‘最合适’的人之一。”
“你城市的便利店有卖‘车仔面’吗?”
“这可是广州,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城市。”
“清晨的早餐铺冒起的蒸汽,是我们每天能见到的第一缕人间烟火。”
《骑行家》杂志现可进入微店购买,或通过骑行家微信公众号“期刊订阅”购买本刊
责任编辑:袁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