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厂巡礼系列”是《骑行家》杂志从2017年开始刊登的系列报道,由本刊独家特约撰稿人亲身前往包括SRM、Lightweight、Canyon、Citec等等德国知名品牌工厂进行采访。我们将从Lightweight开始,对“德国工厂巡礼系列”进行网络连载,尽情关注。
德国是一个工业及其发达的国家,说到机械加工几乎没有出其右者。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德国仍然能保持经济稳定并稳稳维持着欧盟老大哥的形象,和其强大的工业根基及德国人做事一板一眼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单车界亦有无数的优秀品牌来自日耳曼民族,这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也有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观望者;有坐拥多个厂房数千名员工的大厂,也有只有几个人生产全靠手工的家庭式作坊。本系列就是要走访这些大大小小的品牌,为大家展示不同品牌的产品和历史,更重要的是他们独特的企业哲学和文化。
如果你去看过欧展,你也就基本算是去过Lightweight了。人称“老王”(源自“LW”缩写)的这个奢侈级轮组品牌真的是欧展的隔壁老王,和欧展的展馆只隔着腓特烈机场的跑道。 从Lightweight主办公室的大窗户看出去,你可以直接看到排在跑道头准备起飞的航班。好在腓特烈港是个非常小的商业机场,商业航线每天不过寥寥几班,才能让Lightweight的工程师们安心设计这人人眼馋的终极轮组品牌。
以上就是关于Lightweight地理背景的全部,因为我们要节约篇幅来叙述一下Lightweight的历史,因为它实在是有点儿长……
Lightweight联合创始人海因茨·奥伯梅尔(Heinz Obermayer)
就从1964年开始说吧。当时的宝马引擎部门有两位工程师,此时的他们还不认识彼此,但是二人有个共同点,他们都在业余时间制作一些小产品作为副业。几年后他们所在的宝马部门经过道道分割与转手,最终定格在德国大型引擎制造商MTU门下。此时的他们开始互相接触,并且决定合伙做一些东西。此时他们的目标是奔驰汽车用的的空气动力套件,而材料则是当时较为容易操作和低成本的玻璃纤维。1984年,另一个德国人加盟了他们的小组,并且按照三人的名字的首字母,创立了名为KDO的公司,与另外一家改装厂展开了奔驰车改装零件领域一对一的竞争,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AMG(当时还是独立的改装公司)。
不久之后,他们受邀进入了第二个产品领域,也就是自行车,而且上来就是封闭轮。对自行车一无所知的三人制作封闭轮的原因仅仅是安全考虑——防止儿童的手伸入自行车辐条受伤,所以这个轮组实质上就是普通车轮加盖了复合材料的轮罩。对于此设计带来的空气动力学优势,三人是完全没有意识到的。甚至当他们的轮组出现在铁三赛场的时候,三人都并不知情。
KDO公司并没有维持很久,1988年,三人关闭了公司,后来加入的“K”同志离开了他们,制作组又回到了最初的二人小分队。此时的他们又开辟了第三战场,这次就更加诡异了——马车比赛的车轮整流罩。对辐条车轮并没有丰富经验的他们这次吃了大亏,他们的战车并没能战胜对手。此时的二人才意识到,他们目前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制作强有力的辐条车轮。但是借着多年的经验,加上恶补铁三和公路计时赛的相关知识,二人在1990年终于推出了他们第一只实用化封闭轮,此时的封闭结构已经不是单纯的整流罩了,而是实实在在地成为承重结构,材料当然也变成了碳纤维,至于制作环境——车库和一个家用烤箱。
然而就是这样简陋的条件也没能阻挡轮组的成功,二人甚至找到了另一个合作伙伴Heidenreich来帮助他们处理销售环节,整个过程甚至没有任何广告,推广靠的完全就是口口相传。
值得一提的是,至此二人所有的产品都是业余时间完成,直到1993年他们才离开MTU公司开始完全独立的运行。
众多环法冠军签名的初代封闭轮
到了1994年,二人的第一对碳纤辐条轮组完工,并且当年就获得了UCI的认证,这对轮组慢慢地受到了职业车手的注意,并且开始在奥运会和大型职业赛事中斩获名次。这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Riis的环法胜利,最有意思的是,二人对他们轮组在职业赛中的使用率依旧一无所知,直到某一天有人打来电话,让他们看环法直播,二人这才意识到黄衫保持者正骑着他们的轮子冲向巴黎。这件黄衫直接导致二人的电话被打爆,订单和合作意向接踵而至。更夸张的是,这个时候这对轮组竟然还没有名字。直到Tour杂志打算给轮组写评测了,二人才开始手忙脚乱地起名。德语“Leichtgewicht”(意为轻量化)很快就被选中了,只不过为了更好地推广,它又被换成了英语同义词“Lightweight”, “老王”从此闪亮登场。同年,就如我们所知的那样,乌尔里希用它又获得了环法冠军。此时的乌尔里希使用了一对特制的Lightweight轮组,这就是现如今Lightweight顶级轮组型号的原型,而这对顶级轮组则直接用设计者的名字来命名。没错,他就是Obermayer。他的同伴Dierl的名字则没有出现在任何型号的轮组中。
这一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一天,一个说着极其蹩脚英语的意大利人打来电话,说希望立即获得一对轮组。而不怎么会英语的Obermayer则操着浓厚德语口音报出价格。意大利人似乎有些不悦,报出了自己的名号:“我是奇波里尼,我要的零件从来不用付钱的。”Obermayer则毫不客气地回敬:“我们这里是没有差别的,我不管你是谁,你要付款,而且你要排队等。”结果当然是奇波里尼老老实实地付了钱,并且等了好几个月才等到他的那对轮组。
到了2000年,又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Erhard Wissler在这一年创立了CarboFibretec公司,地点则正是腓特烈港。CF公司的业务极为广泛——从汽车制造到航空航天,而且级别极高,例如汽车领域中,CF公司就曾参与到F1方程式项目中。此时产量已经严重跟不上订单的二人组正在寻找能完成工业化生产的合作伙伴,这与正希望拓展业务领域的Wissler不谋而合,双方最终在2002年完成整合并决定创立子公司CarbonSports来管理自行车产品的设计和销售。而CarbonSports正是今天Lightweight的公司正式名称。至于不使用Lightweight本名的原因还是为了维持品牌独特性,毕竟如果在网上搜索“Lightweight”这个词,能搜到的东西太多了,别说Lightweight轮组,甚至自行车有关的产品可能都排不进搜索引擎第一页。
量产后的一切自然顺风顺水,产品继续着辉煌的成功。此时喜欢不断挑战的Obermayer决定向新的人生挑战进发了,向Wissler集团出售了自己的大部分Lightweight股份并退出了绝大部分的研发工作。这个时候我们要说说Lightweight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了。一路走来的Lightweight在保密上绝对是军工级的水准,从未出售或分享过任何产品的设计或工艺细节,甚至合作了一年的Wissler本人都不知道他的自行车分公司产品是自行车轮,如果不是当时就在公司的现Lightweight销售经理David在采访中亲自跟我说这段黑历史,我都觉得难以置信。Wissler在签下股权合同之前还要求先看一下CarbonSports公司的生产线,这一要求被直接拒绝了,也就是说,他都不知道自己花那么多钱买了什么,只能选择签字或不签。当然他做了明智的决定,把这个最传奇的轮组品牌完全控股收入囊中。
为乌尔里希的爬坡计时赛特制的超轻版本,只允许上坡使用, 没有刹车边设计
2004年,一对重量不足1000g的实用化超轻轮组诞生了,也就是前文所述的Obermayer。两年后,一对专门用于爬坡的低框轮组也随即问世,即Vontoux,之前的量产版则更名为Standard。至此,我们熟知的Lightweight三大金刚全部问世。2007年,Lightweight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正式赞助了职业世巡赛车队Milram,可惜这支充满了德国人希望的全德系车队收纳了一大批正走在下坡路的德国车手,赞助效果并不如预期。Lightweight当时的经理在观看环加赛直播的时候甚至直接电话打给车队,问是不是Milram没有参加这次比赛,因为无论是突围集团还是冠军争夺中都看不到车手的影子。
虽然赞助失利,不过产品的研发并没有停滞,车队的白色版本轮组热销,同时Lightweight开始了周边产品的推广。08年开口胎版本的Lightweight顺利问世,11年产品线大改款,走过了前后三代的三大金刚被取消,转而成为了我们现在能买到的Gipfelsturm,Fernweg等新的系列。到今天,最新的碟刹版本轮组已经正式开始销售。Lightweight在坚持着自己独特产品特色的同时,也一直紧跟着时代的步伐。
几十年的创业史,开开合合数个公司,来来去去几任合伙人。Lightweight的诞生与成功是必然,因为有敢想敢做的创始人的不屈和坚持,然而也有无数的偶然成分,和其他几个我们介绍过的品牌不同,这两位创始人创业伊始并不懂自行车运动,更没有对车子的激情,只是机缘巧合走进这个当初想都没想过的领域,并且迎来了辉煌的胜利。这期的创业史让我们了解到Lightweight不凡的身世,而下一期将详细介绍Lightweight的现状:背景高深的公司结构以及独特的产品科技树。
文:张晓寒
图:张晓寒/Lightweight
责任编辑:袁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