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系列赛让香港单车节精彩纷呈 期待它回到中国大陆

   2018-10-14 23:04

“对于观众而言,锤子系列赛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它只有2个小时,而从比赛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它都处在全程紧张刺激的状态中。”

                                   马里奥·阿尔特斯,比利时乐透车队总监

_DSC2228.jpg 

_DSC2211.jpg

△2011年环法冠军卡迪尔·埃文斯早上参加了50公里组的骑行,下午又现身锤子系列赛的现场,为观众来介绍赛制的与众不同。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锤子系列赛(Hammer ),在我们来到香港之前,我算是足够了解这个赛制体系以及它的与众不同,但当我真正观看到比赛之后,我才意识到锤子系列赛确实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顶级赛事体验。赛制很新颖,但即便我们非常熟悉锤子系列赛里各项比赛的区别,但我们依旧还是会有一些脑子转不过来的局面,毕竟积分制的绕圈赛如何计分,我们还是很生疏,以至于我不断的在网站以往的报道中上复习他们的赛制。

_DSC2220.jpg

△每一位车手后方都有这样一个信号采集器,它能够连接车手的功率、心率、踏频和速度等数据,并且能够在直播画面中实时显示车手的状态。

_DSC2259.jpg

香港单车节组委会因为尖沙咀当地路况的限制,所以他们并没有设置爬坡赛,而是设置了冲刺赛和追逐赛,也就是绕圈积分冲刺赛和团队计时追逐赛这两种赛制。共设10圈的冲刺赛在常规圈数的前10名能够获得100、81、66、53、43、35、28、23、19、15的积分,并且在第3、第6和第10圈设置双倍积分。组委会的目的也很明确:通过规则迫使车手去进攻,不进攻拿不到分数,而最后追逐赛的规则则是增加比赛的戏剧性。

是不是很复杂,这分数也特别难记,但这也让比赛更加有意思,在此前挪威斯塔万格站和林堡站领先的米切尔顿-斯科特车队以及快步车队很快就开始了火并,他们需要获取更多的积分来确保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所以比赛从第一圈开始便进入到了非常激烈的争夺中。

_DSC2321.jpg

_DSC2288.jpg

△伤愈归来的里奇·波特,胖了一些,在追逐赛第一圈就已经被大集团甩下,此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他的身影。

当然,除了一些打酱油的车手,例如里奇·波特,他在赛后就要赶到广西进行本年度最后一场世巡赛的争夺,所以波特很快就在第一圈就掉队,并且退出了比赛,但这并不影响比赛的激烈程度,以菲利普·吉尔伯特为首的快步车队在每一圈都像前十的位置发出冲击,而以欧锦赛冠军马里奥·特伦丁和卡梅隆·梅耶为首的米切尔顿·斯科特车队则发动反击。

_DSC2368.jpg

_DSC2360.jpg

△争夺2018年度总冠军的车队主要是暂列积分榜第一的米切尔顿-斯科特车队和快步车队,他们每一圈的争夺都相当激烈。

的确如比利时乐透车队总监所说的那样,比赛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它都处在全程紧张刺激的状态中。但是,香港这里的观众真的懂吗?就连非常熟悉赛制的我们也时常会在迷糊,比赛特别精彩,但我们似乎算不清楚分数,现场主看台对面的大屏幕以及手机直播平台里会打出各车手所获得的分数,以及车队总积分,但毕竟屏幕并不太多,并非所有观众都能熟悉这个赛制,他们真的会觉得这比赛精彩刺激吗?从场面来看,每一圈的积分争夺都相当激烈,这是目前UCI正常赛制里的绕圈赛是无法具备的,这就已经让现场的观众足够沸腾了,即便他们对于赛制以及规则并不太了解。

锤子系列赛的目标不是传统赛事的那些固定铁粉,而是喜欢激烈比赛、接纳新事物的车迷和新的车迷。所以,他们给比赛设计了不少新的规则,规则很复杂,但是目标很明确:让比赛好看,让更多人喜欢这项赛事。

_DSC2379.jpg

△现场的大屏幕能够实时显示比赛的积分、时差或是车手的数据,这和F1比赛非常像。如果像这样的屏幕能够再多一些,那沿路4.3公里赛道的观众都能更加直观的了解比赛。

_DSC2484.jpg

其实就是参与感,现场熟悉赛制的车迷朋友会关注每一圈的比赛,并且算分,即便是媒体,我们也会时刻计算各车队的积分,并且试图解析各车队的竞争状态,从而更加了解比赛的状况,非常有趣。这和以往我们报道比赛的形式完全不同。一般的绕圈赛如果有车手不断的进行进攻,那比赛还是相对有趣的,但如果突围集团与大集团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那比赛也就会进入无聊状态。锤子系列赛并不存在这种状况,每一圈的积分争夺都相当激烈,这能让赛事持续保持在紧张的状态。

在冲刺赛结束之后,便是更为紧张的团队计时追逐赛,每个车队的派出5名计时赛好手进行5圈的比赛,16支车队根据排名前后发车,排名靠前的车队率先发车(排名8-15名车队先进行比赛,然后便是1-7),而落后的车队则在后面开始追击,各车队间隔20秒发车。

排名第一的车队先发车,他们前面并没有参照车队,而后发车的追逐车队则需要尽量缩减差距,全力向前方的车队发起冲击。因为是绕圈赛,赛道有很多的折返点,所以前后方的车队是完全了解对手的位置,他们也会在守与攻的策略上更加具有针对性,这也间接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

_DSC2425.jpg

_DSC2494.jpg

△这就是团队计时追逐赛的有趣画面,根据竞速赛排名先后,各车队间隔20秒发车。如果超过前面的车队,那就意味着你赢下了对方。

_DSC2526.jpg

△两支车队以团队计时赛的方式拼冲刺,这同样也非常有趣,而决定他们成绩谁先谁后的基准是团队里第4个到达终点的车手。

_DSC2588.jpg

_DSC2627.jpg

竞速赛的积分排名决定了车队在团队计时追逐赛的发车位置,而在第二组发车的米切尔顿-斯科特车队在快步车队的紧逼之后保持了十几秒的领先优势,并且保持到了终点,他们也成功获得了香港站的冠军,并站上了总积分榜的冠军领奖台。

_DSC2689.jpg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为车队颁发总冠军奖杯,也体现了政府对于自行车运动的支持。

期待锤子系列赛重新回到大陆

本届香港单车节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了锤子系列赛,虽然将以往四天的赛制压缩成了半天,但新颖的赛制还是制造了足够多的亮点,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观赛感受。只是我们心里依旧还是有一些小遗憾,原本锤子系列赛在欧洲外的第一站应该属于苏州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遗憾未能成行。从现在来看,香港确实会是更适合举办锤子系列赛的地方,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车迷的成熟程度都会高于大陆的城市。虽然因为赛道的局限以及封路的限制,使得锤子系列赛集中在了半天进行。在锤子系列赛诞生的这两年,包括很多自行车赛事的铁杆粉丝并不太接受这种比赛形式,理由也很明显:和其他自行车比赛不一样,不到90公里的赛事如同业余,不能体现自行车比赛的耐力特点,赛事规则没有传统赛事易懂,但这样紧凑的赛制也确实带来比较不错的效果,对于自行车运动还远未成熟的地域城市而言却是个更好的选择。

由11支顶级车队共同成立的Velon,也就是锤子系列赛背后的组织方,他们的初衷就是为车迷们带来更加精彩的比赛形式,其实就是车队抱团集体对抗传统的类似组织方,例如环法、环西的组织方ASO,环意的组织方RCS等,车队希望能够从赛事组织方那得到更多的赛事转播权收益等收益,以此来让车队更加健康的运营,但目前能够盈利的赛事组织方并不多。

Velon的成立则是车队希望通过创造新的比赛形式,增加收入来源,并且通过日渐成熟的社交网络进行传播,从而扩大赛事的影响力。相对于成熟的自行车运动核心欧洲而言,拓展新兴自行车运动发展国家也是一个有效的扩大影响力和增加收入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Velon在成立的第二年便在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站赛的原因。Velon的国际化步伐,同时也离不开其合作方——瑞士盈方的大力支持,而瑞士盈方背后的金主又是万达体育,所以这也是Velon对于中国市场充满热情的原因所在。

如果有一天,锤子系列赛能够顺利地落户中国大陆的城市,并如同欧洲举办的四日模式,车迷节、爬坡赛、绕圈赛、追逐赛一应俱全,这会很有趣。

这个时代需要改变。

_DSC2725.jpg


文、图:选锦

锤子系列赛 Hammer Series 香港单车节

上一篇:2018骑闯天路|Day6:错过安久拉山 仍然不轻松的一天两战
下一篇:2018骑闯天路|Day7:赛程缩短雨战林芝 闯爷闯妹迎来新的挑战

《骑行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至底部链接联系我们
广告

微信扫一扫了解更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