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Isaac是一个成立于2001年的品牌,它与经典力学教父“艾萨克·牛顿”同名,该品牌追求以牛顿经典力学为基础研究,再实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黄金比例车架数据。该品牌创立于德国,现被荷兰公司收购。
本次主要测试这款整车的车架,因为在台湾的试骑车在配置上会迎合试骑的路线。因此,它的实际市售整车并不是我们所用的配置。两者之间主要是套件和轮组的差异,台湾市场以SRAM为主,而大陆则以Shimano为主,Rival套件和105套件属于同一等级产品,无非是变速手法上的差别而已。大陆市场销售的整车轮组是最入门的类型,以性价比路线为主。
外观上看这台车非常简单粗壮,Isaac Kaon车架每一处的管型都有所不同,前叉比较圆润粗壮,后叉则呈现长条形,并在后下叉下方有侧向补强结构,后上叉呈人字形与立管连接。
Kaon上管和下管的三角形管型对于车架整体强度有一定的帮助,因为三角形是强度最高的几何形状。
骑乘
这台车给笔者的感受似乎不像一台入门级别的车。在台湾测试这台车的时候,从刚开始到测试结束,笔者似乎与这台车完美兼容,不需要做太多的细节调整。仔细查阅这台车的官网,不难发现,这台Isaac Kaon的诸多关键几何数据与笔者自己骑了3年的Colnago C59有相同之处。
测试车架的尺寸为54,有效上管水平为534.6mm,笔者的Colnago等效水平同样为540mm;五通高度都是70mm;头管高度同样都是145mm。这样的类似数据还有许多,因此这台车很容易就让笔者体会到怎么做能直接发挥出它的特点。
在台湾东海岸测试骑行的几天里,天气多变并伴随多变的海风,路面起伏不定,并在多日骑行的路线中还有不少爬坡路段,那里是一个骑行的天堂,也是一个测试的绝佳路线。
在地坎纳的第一天骑行活动中,就遇到了中雨,海边公路上侧向海风吹得也非常大。这台车头管偏高,前叉偏移量为比较常规的45mm,头管角度为72°。虽然这样设置车把部位会非常稳定,但笔者观察整体几何布局来看,车架重心略微靠前,前轴距较短。因此,整车在实际骑行中的状态也是车把部位在风中显得略飘忽。当然,头管偏高和几个垫圈高度对于操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这台整车配置的是压缩盘,在起伏路面的时候采用高踏频骑法,可以轻松应对。这台车在起伏路面的上坡和下坡时都比较敏捷,摇车的时候压缩的车架对于重心偏前的设置在操控上会有一定的弥补,70mm的BB Drop也不偏不倚。 由于前轴距较短,摇车的时候车头会比较灵活。爬坡的时候这台Kaon的整体管型结构设计较合理,几何做得也比较到位,因此爬坡并不会显得非常拘谨,即使它就是一台入门级别的碳架。
Kaon整体重心靠前,后轴距略长,骑行时Kaon的后轮反应并不是那么灵敏。笔者在屏东县附近的一段路程中遇到过20%的爬墙坡,Kaon的陡坡爆发进攻暴露了它是一台入门级别车架的现实,即侧向刚性比较普通,在大功率输出状态下适当走S型,整车响应速度也是可圈可点。好在Kaon的几何比较适合摇车,操控上不需要太费心。Kaon的头管处刚性也不错,圆润而粗犷的前叉也有一定的刚性。强力冲坡的时候,整车的头部并不服软,相对而言倒是偶尔会有轮组蹭刹车的声音出现。
有上坡必然有下坡,当Kaon来到下坡攻弯多弯道山路地形的时候,Kaon的转向能力还是比较灵活的,走位良好的情况下切弯驾轻就熟。有一个缺点就是Kaon对于路面的回馈感受非常敏感,稍有颠簸便会将路面状况完全传递到骑手的身上。
文中之前提到过,这台车属于入门级别,它的几何设计也非常适合入门级别选手使用。例如,54号的车架Reach才377.5mm,无疑这个数字更适合入门车友,这个Reach数值配合145mm的头管高度而言,会让你始终保持比较舒适的骑姿。这么设计不会在长途骑行过程中过度压榨骑手的核心肌肉群。这一点笔者觉得做得非常棒,内心也由衷地为该品牌点赞。这类做法也通常见于一些欧洲小众品牌中。
总体而言,Isaac Kaon的车架留给笔者的印象比较深刻,车架走线非常合理,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入门碳纤维车架。
改装建议
把组和座垫是升级的首选,如果预算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先升级轮组,一款顶级铝合金训练轮组的作用在日常骑行中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本次测试的这台车架在国内配置并非以笔者在台湾所骑的配置为主,Isaac Kaon在国内将会以105配置为主,走性价比路线。
编辑评语
Isaac Kaon是一台非常不错的入门车架,性价比也比较高。它几何对于刚入门的车友来说非常友好。同时入门的配置价格也相对较亲民,性价比颇高。车架强度和操控方面也中规中矩,就算用于业余竞赛也不差。
Isaac Kaon
重量:7.2kg
价钱:119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