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说事儿】业余之困局

2015-02-26 11:49:07

新年第一期的主题是2013盘点,而我的焦点却被骓驰车队解散的新闻牢牢抓住,有一些话想说。

2013年11月份,法国FFCT(全法自行车旅游联合会)的主席多米尼克曾来上海拜访,我们也借此机会和他聊了很多关于法国自行车运动发展的细节。法国有两个自行车协会,一个是FFC,一个是FFCT,前者偏重于竞技骑行,类似于中国的自协,而后者则是由全法各地俱乐部组成的民间骑游协会,偏重于休闲骑行。FFC分为五个等级,并且其协会下还有众多比赛,达到一定级别的可获得执照参赛,并且根据成绩和积分来晋级更高一级别比赛。在法国没有类似于中国举国体制下的专业运动员分类,所有的车手都来自民间,成绩好的车手便会进入到更高等级的车队,也从而获得协会为其注册的UCI执照,征战顶级赛场。

这个类似于我们此前所聊到的美国的分级制度,共分为5个等级。如果一名新车手没有资质文件表明自己能力的话,则需要从组别5开始参赛。为了升级到组别4,车手必须完成10场大组赛。而当组别4的车手想要晋级就需要至少20点的积分,或者1年内累计30点积分,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升级制度。然后再慢慢地通过比赛,增长经验及累计积分,便可升入到Pro的组别,也可获得美国自协为其注册的UCI执照,参加高等级的赛事。

这是我非常推崇的一种晋级制度,因为每一位参赛的车手都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能力,而且有机会代表更高等级的车队去征战世界各地的比赛。当然,我也很明白,这种制度目前在中国毫无办法,体制原因。只有专业体制内的车手才有可能获得自协为其注册的UCI执照,从而参加洲际级别的赛事,或是更高等级的赛事。

话题回到业余赛场,目前中国的业余赛事多达数百场,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密集的赛事,而奖金则成为了区别比赛级别的唯一标准,奖金高的赛事,各大高手云集,而奖金低的则变成了区域性的赛事,影响力较弱。作为一支准职业的业余车队,去参加奖金高的赛事无可厚非,队员有足够的实力获得名次和奖金,那为何不去了。抢奖金成为了他们被口诛笔伐的借口,但不管是业余还是职业赛场,既然是一场比赛,那永远都只有一条规则——强者胜。骓驰车队存在的这三年,也是他们最为顶峰的时期,只是他们的影响力只能局限在业余赛场,无法获得更大的空间,颇为可惜。他们无法获得UCI执照,从而走入更高等级的赛场去证明自己。

法国和美国的体制在于给予所有人机会,赛事更有竞争性,为的不是奖金,而是为了晋级,亦或是获得参加UCI比赛的资格。以自行车作为职业的车手,如果他们的能力足以与顶级高手竞争,那自行车运动便是他的职业,他的谋生工具,就像骓驰车队的队员一样。一些有其他主业,参加比赛只是为了爱好,或是完成自我挑战的,那也有相对应级别比赛去参加,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不可否认,国内的业余赛事很多,但我希望还能看到更多的业余比赛,也希望看到更多的精品赛事,能够吸引更多国际车手或是职业车手的加入,但前提是这些比赛都能在某些组织统一的规范下,有非常明确的级别分组和晋升空间。

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未来的场景:中自协作为中国最高等级的管理方,通过规范所有的赛事,将所有的业余赛事分级,就像UCI世巡赛一样,不一样级别的比赛获得不一样的积分。而所有的车手都通过等级验证参加相对应级别的比赛。取消只能由专业队一队的车手获得UCI执照的规定,通过公平竞争,由分级制里最高等级的车手获得UCI执照,自由代表各车队参加UCI赛事。引入竞争淘汰机制,通过一整年度的车队和车手个人排名的综合考量来衡量一名车手在该级别的参赛资格,优胜劣汰。
……
“喂,醒醒,该交稿啦。”
“额,好吧,下次再继续做白日梦吧。”

关键词搜索:困局 自行车协会 晋级制度

上一篇:【小黄说事儿】体育课
下一篇:孰强孰弱——2015赛季值得关注的车队

分享到:

分享给朋友二维码 ->